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阳光板聚合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发展演化

阳光板聚合物材料的性能不仅依赖于大分子的化学结构和链结构,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的形态。聚合物的形态结构主要包括结晶结构、取向结构等,聚合物多相体系还包括相形态(如球、片、棒、纤维及共连续相等)。通…

阳光板聚合物材

料的性能不仅依赖于大分子的化学结构和链结构,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的形态。聚合物的形态结构主要包括结晶结构、取向结构等,聚合物多相体系还包括相形态(如球、片、棒、纤维及共连续相等)。通过对聚合物多相体系的相态结构设计与控制,可实现材料性能的显著改善。例如,控制共混物的微相分离程度与形态,加入少量的改性剂能达到几十倍的增强增韧效果。通过控制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从而大幅提高共混物的性能,得到高强度、高韧性的聚合物材料,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阳光板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主要是在加工过程中复杂的温度场与外力场作用下原位形成的。加工过程是聚合物的定构( Structuring)过程,在温度场、流动场、剪切场以及可控的化学反应等的综合作用下,可得到预期的形态和性能,从而实现材料的度身定制( Tailoring)。因此,研究聚合物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外场作用下的形态形成、演变规律、调控手段及最终实现“定构”对发展高分子成型加工基础理论,开发高性能化、复合化、多功能化、低成本化及清洁化高分子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对阳光板聚合物在加工过程中的形态控制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给予高度重视,60—70年代主要研究单一聚合物在常规加工过程中的形态;80年代以来,主要以通用聚合物共混物的相态形成规律,和单一聚合物在特殊加工条件下形态的形成和演化为主要研究对象;90年代以来,主要从控制聚合物形态结构的规律出发,研究聚合物共混物、新型聚合物、新型加工过程中聚合物形态结构的形成、演化、发展和调控,通过特殊形态结构的生成,获得高性能的单一或多相聚合物材料。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聚合物及其共混物在加工过程中的形态演变和控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方向大体与国际同步。目前,利用形态控制技术实现阳光板聚合物材料高性能化的重要性,已经逐步被人们认识到,这一技术在国内外均处于探索阶段。

聚碳酸酯阳光板

是一种综合性能均衡的聚合物材料,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宽广的使用温度以及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高抗冲击性,特别是在低温下的抗冲击性能优异。但聚碳酸酯阳光板具有熔体粘度大、加工流动性差、加工成型困难、容易产生应力开裂、耐溶剂性差、易降解等缺点,有待进一步改进。将聚碳酸酯与其它聚合物进行共混既可使各纽分的性能得到互补,还能针对不同产品的性能要求对材料进行设计。但是聚碳酸酯是极性无定形非结晶聚合物,与许多其它聚合物的形态、结构、溶解度参数等差异很大,导致相界面作用力弱,在受外力作用时,体系中的缺陷容易在界面发展成裂纹而使材料破坏。因此,聚碳酸酯共混物的形态演化和控制还与相容性和增容技术与方法等问题密切相关。